6月30日,比亞迪宣布第100萬輛海鷗正式下線。至此,比亞迪已經手握四個百萬銷量的“IP”,分別是秦、宋、元、海鷗。再加上“古早時期”的F3,共有五款車型銷量破百萬。盤點一下國產百萬車的躍遷史,國產車的角色一直在悄然變化。
從最早的F3、QQ,到后面的哈弗H6、博越、CS75三雄爭霸,再到比亞迪引領新能源時代,以及理想L6、問界M7等一大批新車抬頭,國產“百萬俱樂部”的成員已經越來越多。
哪些車曾經打卡百萬銷量臺階?誰是真正的常青樹?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入門代步,國產車的第一桶金?
雖然1956年一汽就生產出了第一輛解放牌卡車,但要說到國產家用車的起步,還得從2000年代說起。這一時期,奇瑞、吉利、比亞迪這些自主品牌開始崛起,推出了多款經濟型轎車,既打破了合資品牌的壟斷,也讓國產車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因此國產車的頭三個“百萬車型”,都誕生于這一時期。
2003年,奇瑞QQ投產上市,打破了合資車對小型車市場的壟斷,也是21世紀頭十年最暢銷的自主品牌車型。這款車的定位是“年輕人的第一輛車”,設計原則是“快樂”。
因為價格便宜的原因,當時很多年輕人剛畢業需要代步,都會選擇這款車練手,也讓QQ這個名字除了社交軟件外,又多了一層含義。
時至今日,要說這款車有多優秀肯定談不上,但可愛的外觀設計和低廉的售價是實打實的,2006年銷量突破30萬輛,2011年累計銷量突破100萬輛,絕對的一代傳奇。
奇瑞QQ之后,最火的國產車肯定就是比亞迪F3了。2005年正式下線,雖然“借鑒”了一些日韓經典轎車的設計,但“mm”的空間布局讓它擁有相當不錯的實用性。受限于當時的技術,F3有高速行駛容易發飄的毛病,但擋位清晰,換擋基本順暢,加速也算不錯。
2012年,比亞迪F3系列在上市近7年后累計銷量突破百萬輛。在那個合資轎車價格高昂的年代,內部空間及后備廂空間寬大的F3,讓很多人圓了自己的家用轎車夢。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2008年還推出了一款F3 DM車型,這是插電混動車的鼻祖,之后大紅大紫的DM-i,也是這套技術的延續。
至于吉利帝豪,其實時間要比前兩者稍晚一些。之所以放在這里,主要還是因為三者都屬于代步級車型。只是到了帝豪這個時代,國產車的品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方面已經不輸合資車。
2016年,帝豪的累計銷量突破百萬輛。從這個時期開始,國產車正式登堂入室。
(2)中堅三劍客,哈弗H6最可惜?
進入2010年代,國產車經過一定的積累后,品質有了巨大的提升。由以前的純代步,逐漸發展到很多方面可以與合資車分庭抗禮,做到完美平替。
這個時期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車型,尤其是在SUV領域,更是出現了“百萬三劍客”,哈弗H6、長安CS75以及吉利博越。
哈弗H6是2011年上市的,算是第一款高品質的國產城市SUV。推出即火,只用了4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實現了銷量破百萬的壯舉。這個數據今天看來或許并不夸張,畢竟比亞迪秦家族完成第二個百萬輛只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但在那個國產車還普遍被歧視的年代,能夠實現穩定月銷3萬+,還是非常嚇人的。
這款車的變更史,也見證了國產車的技術發展。最初是三菱發動機+手動擋,然后是自主發動機+自動變速箱。2012年獲得C-NCAP碰撞五星成績,2017年自主的2.0T+7速雙離合的動力總成開始攻城拔寨,成為“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
當然,這也是最令人惋惜的一款車。曾經是絕對的銷冠,國產車的驕傲。但電動化時代轉型不夠及時,如今已經逐漸淡出主流。
除了哈弗H6外,博越和CS75也非常優秀。博越在外形上融合了中國文化元素與國際時尚潮流,動力方面相當強悍,還有不錯的底盤調校,智能化方面也“智高一籌”,算是最早一批的“六邊形戰士”。2016年上市,短短四年時間銷量便突破百萬大關。
這個時期的國產車,開始在駕駛質感方面有建樹。比如要做到出色的靜音及濾震,做到平順的動力輸出、精準的指向,還要做到反應線性且及時剎車,在舒適性與運動性之間找絕佳的平衡點。
它們的高銷量絕對是應得的,唯一遺憾的,恐怕是博越有了優秀的繼任者星越L,CS75也有了“胞兄弟”深藍S7,哈弗H6多少有些形單影只。
(3)新百萬,問界、理想、小米有戲?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21年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系統上市,讓王朝系列煥發生機。借著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勢頭,成為銷量榜上的釘子戶。不僅秦、宋、元、海鷗這幾款車銷量破百萬了,按這個勢頭,唐、漢、海豚這幾款車也就是時間問題。
除了比亞迪之外,也涌現了一大批新勢力,誕生了不少有百萬潛力的車型。
最典型的就是問界M7,2022年6月啟動大規模交付,累計交付量已突破30臺。其中光2024年全年交付量就超過19萬輛,展現出了不錯的競爭力。
以問界現在強勁的勢頭,只要后續M7堅持煥新,比如新M7做成“小號”的M8和M9,以鴻蒙智行的技術儲備,大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問界M7的老對手理想L6也不容小覷,2024年4月上市,2025年6月累計交付量就已經超過25萬輛,連續多月蟬聯中大型SUV銷量冠軍。
理想系SUV的特點都很明確,就是圍繞“家庭用車”場景設計,無里程焦慮 + 大空間 + 座椅按摩、冰箱、大屏的新三大件,讓二胎家庭或中產家庭欲罷不能。在這一領域,理想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護城河,后續只要換代及時,銷量自然會不斷疊加。
除了這兩款新勢力“扛把子”,新崛起的小米也來勢洶洶。小米SU7上市14個月銷售25萬輛,小米YU7 3分鐘大定超20萬輛,1小時大定超28.9萬輛。這還是沒有增程車型的成績,后續小米的增程車型出來,銷量增長已經會更嚇人。
毫無疑問,新一代的百萬車型已經在路上。
(4)功夫拍案
2000年代,國產的“百萬車”都是入門代步車,第一代奇瑞QQ的售價是3.79萬元起,打的就是當時合資車不愿吃的市場,也讓自主品牌淘到了第一桶金;2010年代,國產的“百萬車”變成了15萬左右的SUV,相比同時代的合資SUV便宜了大幾萬,走的是“合資平替”路線,帶動了技術和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至于2020年到現在,國產車已經開始百花齊放。比亞迪橫空出世,博越、瑞虎8們還在堅持,新勢力四處開花。像問界M7、理想L6、小米YU7這樣30萬級的國產車能夠賣成爆款,足以說明消費者的認可度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下一輛百萬國產車,會是哪一款呢?或者貪心點,哪款車會成為第一款銷量破500萬的國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