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五邑大學發布2025年本科招生計劃,全校16個學院46個專業面向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臺招生,計劃招收普高畢業生5270人。今年的招生計劃有哪些新增專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看點、新變化?有哪些值得報考的實用專業?……南方+江門教育頻道一一為你解讀劃重點!此前報道:《五邑大學發布2025年本科招生計劃,普高計劃招5270人》
看點1:招生總規模再擴大
從招生數據上來看,今年五邑大學的普高計劃招生總規模為5270人,比2024年增加超400人,同比增幅近10%。其中,面向廣東省的本科批次計劃招生為4809人,較2024年大幅增加;面向省外招生的為409人,具體招生批次以各省招辦公布為準。
從招生覆蓋范圍上來看,該校本年度招生面向廣東、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山東、海南、新疆、香港、澳門、臺灣共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臺招收本科學生,覆蓋面廣。
看點2:中外聯合培養項目新增歷史類
近年來,五邑大學堅持對外開放辦學,不斷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并于2023年成立了國際教育學院,著力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根據招生計劃表,今年的中外聯合培養項目首次面向廣東省歷史類考生招生,開設的招生專業為會計學、英語。其中,會計學專業與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開展“2+2”聯合培養,計劃招生70人;英語專業分別與英國樸茨茅斯大學開展“3+1”“3+1+(1)”聯合培養、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開展“3+X”聯合培養,總計劃招生84人。
與此同時,物理科目的招生計劃較2024年大幅增加,在2024年原有招生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的基礎上,新增會計學、英語兩大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與英國樸茨茅斯大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開展的“2+2”聯合培養項目,計劃招生140人;通信工程專業為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開展的“2+2”聯合培養項目,計劃招生140人。新增的會計學專業為與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開展的“2+2”聯合培養項目,計劃招生30人;英語專業則分別與英國樸茨茅斯大學開展“3+1”“3+1+(1)”聯合培養、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開展“3+X”聯合培養,總計劃招生36人。
五邑大學招生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省本科批次線上考生均可報考上述招生項目。據了解,該中外聯合培養項目采用中外學分互認、學位聯授的聯合培養模式,屆時由中外高校聯合制定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通過中外課程比對、學分互認、課程融合、優化課程設置等方式,實現中外課程和教學計劃無縫對接。項目課程為雙語或全英授課。
“學生前2—3年在五邑大學修讀課程合格且雅思達到國外合作院校要求,后1—2年就可以前往國外合作院校完成學業,可獲得五邑大學學士學位、本科畢業文憑和國外合作院校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五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王純陽補充。
看點3:新增3個前沿專業
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今年五邑大學新增了3個本科招生專業,分別是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數字經濟。
其中,智能制造工程專業計劃招生50人,將依托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機械工程”,配備3D打印、五軸加工中心等智能制造平臺,開設工業機器人、數字孿生技術、智能產線開發等核心課程,就業方向瞄準格力智能裝備、大疆創新等高端制造企業。
智能建造專業計劃招生45人,有著“BIM+物聯網+建筑機器人”、校企共建“智慧工地”實訓平臺等特色優勢,將開設建筑全壽命數字化管理、智能測繪、裝配式結構設計等核心課程,就業方向瞄準中建科工、華陽國際等智能施工企業。
數字經濟專業計劃招生40人,其將融合AI、大數據與經濟學等內容,著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化發展戰略部署,培養“數字技術+經濟分析”復合人才。該專業將開設Python數據分析、數字金融、商務智能與數據挖掘等核心課程,就業方向瞄準數字產品經理、政務數據管理、金融科技等崗位。
看點4:升級培養跨界人才,深化產教融合
今年秋季,五邑大學跨界創新實驗班、產教融合特色班再升級——“知識產權+涉外法治創新班”“金融投資創新班”兩個跨界創新實驗班,讓學生享有“主修專業+免費輔修”雙重學位,成為“法律+科技”通才或“工科+金融”大咖;產教融合特色班則推出了集成電路特色班、中創新航創新班、芳源卓越人才創新班、“向榮財經學堂”國際金融綜合實驗班。
其中,“知識產權+涉外法治創新班”將由政法學院聯手政府、法院、企業共建實踐基地,申請學生可在主修專業學位之余,免費輔修法學學位,在修讀專利、商標、版權實務等專業課程,以及港澳制度、英美法商課等課程中解鎖涉外法務技能。
“金融投資創新班”則為“工科+金融”雙修學位,專注培養新工科復合人才。該實驗班面向理工科學生開放,申請學生在學好工科專業知識之余,還可以學習掌握投融資、風險評估、創業管理等技能知識,用金融思維賦能實業,玩轉實業與資本融合的新賽道。
據介紹,上述創新實驗班面向2025級新生(跨專業大類)開放申請。
在產教融合特色班中,集成電路特色班將瞄準集成電路“卡脖子”難題,聚焦集成電路學科前沿,打破學科壁壘,強化交叉融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養國家急需人才;中創新航創新班著眼新能源轉型關鍵期,緊密對接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態勢和國家戰略需求,培養兼具扎實理論基礎與卓越工程實踐能力的新型儲能人才。
另外,還有芳源卓越人才創新班將聚焦環保新材料領域的技術瓶頸與產業升級,整合材料科學、環境工程、化學化工等多學科優勢,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突破生物降解、循環利用、低碳制備等核心技術,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和產業實踐能力的復合型環保新材料領軍人才;“向榮財經學堂”國際金融綜合實驗班著眼助力金融強國建設,在學界理論框架與業界實操場景的雙向賦能中,培養能在全球金融市場前沿博弈的金融創新人才。
看點5:超實用微專業多維提升競爭力
五邑大學招生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助力學生多維度提升就業競爭力,還有幾個超實用微專業值得關注,分別為新能源汽車工程、微電子技術、智慧軌道交通、智能建造,將面向五邑大學相關專業大二及以上學生開放招生。
上述專業精準合作對接新能源車、芯片、軌道、建造領域的頭部廠商,以企業真實案例貫穿課程開展項目化教學,包括京張高鐵、芯片設計等實戰案例,通過14—18學分體系實現小模塊高效培養,讓學生快速提升就業競爭力。另外,學生還可以打破專業壁壘,獲授跨學科認證的微專業證書。
其中,新能源汽車工程專業聚焦新能源車動力系統、智能控制、燃料電池等關鍵技術,培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領域的應用型人才。相關課程覆蓋新能源車設計、制造、檢測全鏈條等。
微電子技術專業融合了電子工程、材料科學、物理學,強化芯片設計實踐與創新能力,直擊半導體產業“卡脖子”領域,培養國家急需的集成電路技術攻堅人才。
智慧軌道交通專業以京張高鐵為項目原型,整合軌道設計—建造—制造—運營全產業鏈知識,培養掌握智能運維、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復合型管理人才。
智能建造專業將融合BIM技術、裝配式建筑、智能裝備,培養掌握數字化設計、智能施工管理的建造業轉型升級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