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集團的組織架構有了新調整。
6月23日,阿里集團CEO吳泳銘宣布,即日起,餓了么、飛豬合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范禹繼續擔任餓了么董事長兼CEO,向蔣凡匯報。南天繼續擔任飛豬CEO,向蔣凡匯報。餓了么、飛豬繼續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業務決策執行上與中國電商事業群集中目標、統一作戰。
這次調整意味著阿里正持續押注淘寶閃購,與京東、美團在本地生活市場展開激烈競爭。而隨著電商巨頭們都將高頻的本地生活市場視作自己的流量供給地,一個超級APP的競爭時代也即將到來。
從電商平臺走向大消費平臺
原本隸屬阿里本地生活的餓了么和飛豬,與淘天在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會師。在內部信中,吳泳銘將這次組織架構調整看作阿里從電商平臺走向大消費平臺的戰略升級。他在內部信中還表示,未來阿里還將更多從用戶角度出發優化整合業務模式和組織形態。
據記者了解,阿里本地生活集團此前主要包括餓了么、高德和飛豬三大核心板塊。截至今年3月末的2025財年Q4,本地生活集團收入161.34億元,同比增長10%,約占阿里集團當期營收的7%,在阿里內部排名第五。在它前面分別是淘天集團、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云智能集團和菜鳥集團。
原阿里本地生活集團董事長兼餓了么CEO 俞永福在去年3月31日卸任。阿里CEO吳泳銘在當時的內部信中表示,餓了么、高德將分別設置董事長和 CEO,但他沒有再為本地生活集團重新任命一位掌舵人。據悉,這兩家公司的新負責人都直接向吳泳銘匯報。
在阿里本地生活集團只剩下高德時,阿里的電商業務一直在整合擴張。去年11月,阿里將淘天、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以及1688、閑魚等業務合并成電商事業群,由蔣凡負責。餓了么和飛豬的加入,意味著阿里電商業務的再度擴大。
讓中國電商業務和本地業務更加協同,是阿里最新組織架構變動的原因之一。
今年4月,淘寶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正式升級為淘寶閃購,5月2日淘寶閃購提前全部上線,正式進入即時零售戰場。當時淘寶閃購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介紹,除了與餓了么在超市便利、藥店、蔬菜水果等品類方面達成深度合作外,淘寶閃購的運力由餓了么重點保障履約。6月23日,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宣布其日訂單數已超6000萬。
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認為,這次調整說明在激烈競爭中,本地生活業務在阿里的獨立價值和意義沒有那么大了,“整合之后,更便于餓了么的即時配送能力與淘寶閃購業務深度融合,實現‘遠場電商+近場零售’的全場景覆蓋,飛豬的旅游產品也可以通過淘天龐大的用戶流量拓展銷售渠道,同時電商平臺可借助旅游場景開發‘旅游+購物’的交叉營銷模式。”他對本報記者說。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客座顧問、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也認為,餓了么和飛豬并入中國電商業務,有利于阿里內部的多業態協同,解決了之前阿里體系內各業務單元協同效應不足,而且無法在淘天平臺很好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必須切換不同APP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