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大促,人形(16.750, 0.67, 4.17%)行業迎來歷史性突破。從9999元的桌面陪伴機器人到45.9萬元的工業級通用機器人,超過20款產品集體登陸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部分型號上線首日即售罄。據京東數據顯示,宇樹G1具身智能機器人銷量已突破1000臺,靈童NIA-F01預售價格9999元吸引超360人預約。這一現象標志著人形機器人正從實驗室走向消費市場。
從萬元玩具到工業級助手
應用場景全覆蓋
打開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搜索“人形機器人”,呈現的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完整版圖。價格帶首次覆蓋萬元以下至近50萬元區間,應用場景橫跨工業制造、科研教育、商業服務與家庭陪伴。
在輕量化產品領域,宇樹G1以9.85萬元定價穩居銷量榜首,平臺顯示其銷量已突破1000臺。這款曾登上蛇年春晚舞臺的機器人,如今在京東旗艦店標注著16.9萬元的現價,據悉購買需排隊兩個月等待排產。
眾擎機器人則布局了完整產品矩陣:商業版PM01定價8.8萬元,教育版18.8萬元,雙足機器人SA01售價4.2萬元。其中PM01因能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機器人前空翻,并與網紅“甲亢哥”共跳斧頭舞而爆紅網絡。
在高端市場,青心意創Orca旗艦版定價34.8萬元,靈寶CASBOT 02標準版售價32.88萬元。而星海圖R1 Pro以45.9萬元占據價格頂端,面向專業工業場景。
最親民的要屬靈童機器人NIA-F01。這款被定義為“全球首款AI陪伴人形桌面機器人”的產品,以9999元首發價切入市場,主打情感陪伴與多模態交互,雖偏向“玩具級”,卻展現出人形機器人向消費級市場延伸的野心。
廠商布局電商“三重邏輯”
銷量、場景與生態
“首批入駐的公司總是比第二批更有利,京東提供了大量推廣資源。”青心意創團隊如此解釋入駐電商的決策。今年京東特別設立機器人品類,主動邀請頭部企業入駐,試圖建立“買機器人上京東”的心理定位。而電商平臺的轉變背后,是整個產業從技術驗證到商業落地的關鍵跨越。
“行者二號6月9日在京東上線后不足24小時即售出2臺,目前訂單已排至8月,電商平臺的流量優勢讓我們首次觸達個人開發者與中小企業客戶。”卓益得機器人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該機器人搭載了先進的智能交互系統,可與用戶進行自然流暢的對話交流,滿足教育場景、家庭陪伴、智能服務等多樣化需求。今年4月在全球首屆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上,該機器人獲得了季軍。
該負責人介紹,此次公開售賣的“行者二號”分為標準版X2和旗艦版X2 Pro兩款產品。標準版X2價格為16.98萬元。旗艦版X2 Pro價格為24.98萬元。“標準版下單一周內送到客戶手中,而旗艦版配貨周期則在60天。”
“人形機器人的核心價值在于泛用性。”上述負責人表示,“電商平臺不僅是銷售渠道,更是科技與商業融合的一次試驗,讓廠商能直接獲取不同領域用戶的需求反饋,加速產品迭代。”卓益得方面透露,基于電商平臺用戶反饋,即將發布的“行者三號”負載能力將提升50%,并增加工業巡檢功能。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構建產業生態的長遠規劃中,電商也正與廠商共同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比如京東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如購買宇樹G1可享受最高5000元補貼,舊機回收后用于科研機構教學,這種“硬件+服務”的閉環得到行業認可。
從這場人形機器人集體“觸網”行動,大膽預測,當機器人開始與家電、手機同臺競技,人與機器協作的生態圖景,或將從電商作為起點,加速開啟這一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