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塔最近“好事”不斷,先是115億元投資華為旗下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緊接著在成都國際車展全球首秀搭載華為乾崑ADS 3.0的新車阿維塔07。這兩件事表面看確實是好事,但背后仍存隱憂。

115億買個太子位?
長安汽車將阿維塔作為集團智能化發展的試驗田,力圖與華為實現合作雙贏。雖然雙方合作公告顯示這115億元來源為阿維塔自有資金,但資料顯示阿維塔資產合計126.44億元,從2020年到2023年,阿維塔累計虧損已超60億元,其中2023年凈虧損36.93億元,2024年上半年凈虧損為13.95億元。即使今年下半年完成了C輪融資,但一直處在嚴重虧損中的阿維塔,想要掏出115億,還得靠長安汽車、寧德時代這兩個大股東。另據公告顯示,這115億元并非一次性投入,而是分三期支付并設置相應對賭條件。有媒體分析認為,華為引望的業績、利潤支撐,華為在某時間點上的技術高度,最新技術優先裝備阿維塔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對賭條件。倘若未來合作達不到對應條件,阿維塔科技的后續投入有可能被擱置。
此外,阿維塔如何維持控股地位同樣有待解答。雖然阿維塔是第一家車企身份投資華為引望,但北汽、奇瑞、賽力斯、江淮等車企跟華為合作關系同樣緊密,合作的智選車業務此前已經推出了享界、智界、問界、尊界四大品牌。隨著新能源智能化需求提升,后續諸多車企都會不斷加深和華為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投資引望,屆時阿維塔即使還是第二大股東,在合資中的股權也會被稀釋,話語權也會減弱。而且長安汽車旗下深藍汽車也極有可能單獨簽約華為引望,長安汽車作為母公司,究竟替老大多墊點,還是替老二多墊點,不能只期望長安更疼愛哪個兒子,而是應該誰孝順,就給誰更多支持。因此,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任何商業變數都可能影響到未來阿維塔的發展之路,眼下這個太子位也被諸多雙眼睛盯著,日子并不好過。
陳卓主抓營銷高全利公關拖后腿
銷量數據顯示,2023年阿維塔累計銷量2.76萬輛,與之前自己設定的10萬輛目標想去甚遠。2024年前7個月,阿維塔月均銷量不足5000輛,7月份單月新車交付量僅為3625臺,環比下降22.57%,始終無法和問界、理想、蔚來等同樣定位高端的新能源品牌相提并論。盡管阿維塔今年的銷量目標已下調至9萬輛,但按照目前銷售趨勢,意味著接下來的9月-12月平均每月銷量超1萬輛,才能完成銷售目標,全新亮相的阿維塔07能勝任嗎?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但從他臨危受命全面接管阿維塔經營管理,這9個月的實際工作表現看,阿維塔今年的銷量目標同樣難以完成。

李鵬程和陳卓之前都是阿維塔副總裁,彼時李鵬程兼任首席營銷官CMO,因此陳卓在營銷方面基本插不上手。自從去年9月,陳卓之前的手下,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高全利調任阿維塔品牌公關部負責人之后,12月陳卓憑著長安總部對阿維塔的重視以及自身工作能力,成功升任總裁一職。巧合的是,李鵬程在阿維塔的工作生涯也在三個月后宣布結束,從一系列時間節點和人員排兵布陣的節奏不難看出,李鵬程的離開或許來自內部競爭,阿維塔的內耗讓品牌難以形成對外競爭的合力,好歹高層人員變動暫告段落。
陳卓曾任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擅長營銷、公關,但他上位后并沒有為阿維塔的營銷傳播工作帶來起色。相關阿維塔公關部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據相關媒體爆料,個別公關人員已經不能用不專業來形容,而是體現出一種不尊重對方的溝通態度,絲毫不注重媒體關系,顯然作為公關部負責人的高全利存在管理失責。

今年以來,阿維塔從外部渠道到內部薪酬進行一系列改革,從直營變為經銷商模式,管理層的薪酬與銷量掛鉤,種種變化都說明一個問題:阿維塔缺錢,而且急需變現。因此,一時半會見不到成效的營銷費用被一度壓縮,也催生了媒體圈里廣為人知的阿維塔“白piao群”。品牌建設和公關傳播都需要持續投入大量金錢和人力,眼下的高全利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且手底下的兵還不趁手,阿維塔現在的狀態是從上到下都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