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報道,日產汽車已與本田汽車開始談判,探索在美國市場利用日產產能利用率較低的工廠為本田生產大型車型的可能性。
從8月1日起開始執行。在汽車關稅問題上,日本和美國之間仍存在嚴重分歧。根據日經網的報道,預計美國的關稅將在截至2026年3月的財年內使本田的營業利潤減少約6500億日元(約合44.2億美元),而日產可能面臨最高可達4500億日元(約合30.6億美元)的損失。
由于日美貿易談判仍存在較大分歧,日本汽車制造商正攜手合作,以增加在美國的本土,盡量減少關稅帶來的影響。據悉,日產正考慮在其位于美國密西西比州坎頓(Canton)的工廠為本田生產皮卡車型。該工廠是日產在美兩家汽車工廠之一,目前主要生產中型皮卡Frontier等車型。根據正在討論的協議內容,日產將為本田生產卡車,而本田則會在美國以自己的品牌銷售這些車輛。
在美國市場,日本汽車制造商嚴重依賴進口產量。其中,日產汽車47%的美國銷量以及本田汽車32%的美國銷量均不是產自美國。在美國加征進口汽車關稅的背景下,本土生產對于降低關稅風險變得愈發重要。
本田在美國有五家工廠,但要增加本地產量需要一定時間。與日產達成協議將使本田能夠迅速提高具有競爭力車型的本地產量,而無需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此外,皮卡在美國新車銷量中的占比達20%,而本田目前只提供小型皮卡車型,因此與日產合作將有助于該公司吸引大型皮卡的消費者。
對于日產來說,在全球范圍內,由于銷量表現不佳,該公司正面臨著產能閑置的問題。根據汽車研究公司MarkLines的數據,該公司的坎頓工廠2024年的產能利用率僅為57%,因此為本田生產汽車將有助于提高該工廠的利用率,從而為日產的盈利狀況帶來潛在的積極影響。
此前,這兩家公司曾討論過合并事宜,旨在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但于今年2月終止談判。不過,在關稅問題引發的擔憂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雙方正朝著重新合作的方向努力,兩家公司的高管自4月以來一直定期舉行會議。盡管兩家公司目前都已排除重啟合并談判的可能性,但他們計劃首先在互利的領域展開合作,以重建彼此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