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安EZ-6發布會上的“交個朋友”,到這次廣州車展的“他的朋友們”,執著的馬自達在新能源賽道切換時,卻成為合資品牌中最堅定的一個。為了表達在中國變革的決心,長安馬自達在本屆廣州車展上,首次進駐新能源展館,并表示每年將以不少于一款新能源車型的速度,繼續夯實合資新能源發展的成果。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鄧智濤與長安馬自達汽車市場銷售副總裁兼銷售分公司總經理小原秀之在接受南方+記者專訪時表示,長安馬自達會繼續推出更多精品車型,緊湊、靈活的渠道體系在新能源轉型中,能夠更好、更快地將中國消費者的訴求反映到產品上。
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鄧智濤
長安馬自達汽車市場銷售副總裁兼銷售分公司總經理小原秀之
高效推進新能源轉型
記者:馬自達對燃油車很執著,如今在新能源轉型中,馬自達也是合資品牌里最堅定的一個,這是為什么?
小原秀之:首先,中國市場目前是全球新能源發展最快、最迅速的,馬自達一直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和中國用戶,并對中國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其次,長安汽車和馬自達雙方都是百年車企,在新能源項目的合作上,我們雙方母公司在技術和資源方面也是毫無保留,全力支持長安馬自達新能源事業的發展。早在2021年,我們就推動完成了兩馬整合,目的就是為了更高效率地推進新能源轉型。
記者:你對馬自達和長安汽車推出的新能源車有哪些預期?
小原秀之:長安馬自達在車企里不是一個大規模的存在,我們希望能夠提供讓每一個客戶都滿意的服務和產品,讓消費者成為馬自達品牌的粉絲。我們也希望能夠借助第一款新能源車型的經驗,逐漸讓中國消費者認識到長安馬自達新能源產品的價值。比起任何其他合資品牌,馬自達和長安汽車雙方母公司都要更加緊密、更加協作,以及具備更加長期的發展眼光。長安馬自達今后也會借助雙方母公司各自的長處,尋求更好的發展,推出更多精品車型。
記者:長安馬自達加快新能源轉型的同時,在渠道上有怎樣的考慮?
小原秀之:首先,我們對于中國市場的判斷是今后會一直朝著電動化的方向發展。目前整體的乘用車市場,新能源車占比已經超過50%,我們能夠向大家保證的是,從今年開始,今后每一年至少會投放市場一款新能源車,這也是為了適應中國市場新能源的占比越來越高的現實情況。
我們的渠道,相對于其他品牌來說規模較小,但非常強悍。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在這個時代下,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緊湊、靈活的渠道體系,更好、更快地去聽取中國消費者的訴求,并反映到我們產品上。我相信數年后,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比例會非常高,也希望能夠在這幾年之內迅速實現從油車向電車轉型的戰略變化,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
基因傳承和產品創新
記者:長安汽車技術賦能的EZ-6在中國市場上市,是否意味著中方團隊在關于產品上的話語權上會更重一點?
鄧智濤:合資新模式是希望把馬自達品牌的核心DNA傳承下去,這才是我們重點考慮的。比如EZ-6上的魂動設計,是由原來馬自達6的首席設計師來主導;人馬一體的調校則是由馬自達歐洲研發中心團隊完成;安全品質方面,為什么我們要優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體驗和場景放在第一位,等等。
在智能化、三電系統上,中國市場不但有很好的驗證,同時有很強大的產業鏈。我之前就說過,要在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產業鏈上結出非常好的合資成果,就是這么一個來歷。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中方考慮更多的是三電和智能化,因為它的產業鏈是比較成熟的,這種成熟帶來的優勢也映射到馬自達要求的安全標準中。同時這個成熟產業鏈又有非常高的規模化的成本優勢,這是馬自達品牌要進行創新的。
總的來說,馬自達原有的品牌要素在我們產品上基本都得到了傳承,今天大家看到我們的用戶說到印象最深的就是操控,這是馬自達一直要求的“車隨意動”,這是非常高的要求標準。我們說,EZ-6這個產品不暈車,大家有時間可以去開一開。
記者:EZ-6上的全新家族化設計會不會在未來新的產品上延續?除了在中國汽車市場,它會不會同步推向海外市場?
鄧智濤:馬自達的產品優勢,不在參數表上,更多的是在駕乘體驗上,這是非常重要的點。在傳承中創新、在傳承中堅持,最終形成了我們EZ-6這一款產品。長安馬自達的第二款新能源產品,計劃明年的上海車展會跟大家見面。
關于海外市場,EZ-6這款產品就是按照全球標準進行開發的,比如產品安全的碰撞測試,既要滿足中國的2024版最新的碰撞法規,也要能夠滿足歐洲的五星安全標準。
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安全也是最大的成本投入,前段時間我們統計了一下,EZ-6僅僅用于安全碰撞的車型,已經超過了一百輛樣車。也就是,我們在樣車上的投入就接近一個多億。所以,它的市場肯定不會局限于中國市場,相關的信息可能在明年的時候才會跟大家進行詳細溝通。
記者:EZ-6被打上“馬自達在中國市場最強轎車”的標簽,能否解讀一下這個“最強”在產品上體現在哪些方面?
鄧智濤:我講幾個小故事,希望能讓大家更好地了解EZ-6這款車。第一個,EZ-6有一張我認為在行業里最貴的前臉。大家看到的是我們馬自達家族化的盾形設計,但是上面電鍍鐳雕的設計,目前為止全國甚至全球只有一個供應商能做。對于我們工程團隊來說,在技術上實現它可能是很大的挑戰,但我們認為帶給用戶好的設計還是第一位的。在這里可以和大家透個底,我們這個前臉光燈帶造型,成本就達到了5000-6000元,所以我們說在行業內,這是最貴的一張臉。
我們還做了前排雙零重力座椅,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它的舒適度。為了解決零重力座椅腿部抬高的角度,通常是要以取消副駕駛前面的儲物空間為代價的。馬自達工程團隊把這些點全部都照顧到了,既解決了舒適性,又解決了功能性的問題,這是第二個小故事。
第三個小故事,現在很多電動車頂部都是全景天窗,沒有電動天幕,這是為了解決頭部空間的問題。因為現在電動車車底有電池,又需要解決離地間隙的高度問題,所以能給車輛內部提供的空間是有限的。我們設計的電動遮陽簾希望在解決全景天窗隔熱問題的時候,不能影響我們整個乘坐和駕駛的頭部空間。這些都是工程師圍繞消費者用車場景痛點的思考,是花了很多心血的。至于它的操控、設計,這些馬自達本身的產品特性在這個產品上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