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和領克的整合現在是最佳時間點”。11月14日晚間,在吉利汽車三季度財報電話溝通會上,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針對當天吉利增持極氪,極氪整合領克一事作出上述回應。桂生悅表示,領克目前處于歷史低估值階段,極氪的估值也比較低,此時進行股權整合,對上市公司股東而言是比較負責的做法。
“這是一個好時機。”桂生悅說。
11月14日,吉利控股發布公告,通過不同的交易之后,吉利汽車對極氪的持股比例將增至約62.8%。同時,極氪將持有領克51%股份,領克其余49%股份繼續由吉利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持有。其中,吉利控股將向吉利汽車轉讓其所持有的11.3%極氪股份。而在領克股權方面,吉利控股出售20%股權給極氪,沃爾沃出售30%股權給極氪。而在向領克新增資本367346940元后,極氪對領克的股份持有變為51%。
按照出售價格,領克整體估值約為180億人民幣。極氪汽車董事長安聰慧表示,整合交易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
對于此次整合原因,桂生悅表示,吉利增持極氪,極氪整合領克是在吉利《臺州宣言》背景下所進行了第三步和第四步整合,在此之前吉利汽車將旗下幾何汽車整合到銀河旗下成為銀河的小型車系列。第二步是收購了寧波乘用車公司。桂生悅表示,通過這些整合吉利與極氪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得到最好的解決,股權關系更加明晰,推動內部資源整合。
那么在此次調整之后,是否意味著極氪在吉利汽車集團內部超越吉利汽車,桂生悅對此表示了否認。他表示,0175吉利汽車會永遠是吉利的上市旗艦公司。此外,沃爾沃作為領克曾經的股東,在此次出售了領克的股權之后,雙方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在歐洲的出口上是否發生變化。桂生悅表示,沃爾沃與領克的合作不會隨著股權關系發生變化而消失,反而接下來會有更緊密的合作,因為大家已經找到了更好的合作方式。
“沃爾沃作為領克的股東完成階段性的使命。”桂生悅表示。據悉,目前有30多家的合作伙伴用沃爾沃渠道,未來會增加到一百多家。這些回復解答了此次股權調整的幾個關鍵問題,即為什么整合,為什么是現在整合。那么接下來,在具體操作層面,極氪和領克之間會如何整合,吉利汽車集團內其他品牌之間是否會進行相應的整合,這些整合能帶來怎樣的效應?
01
“新極氪”誕生
安聰慧將整合后的極氪+領克的組合稱之為“新極氪”。安聰慧表示,極氪和領克之間不是簡單的兩個公司合并,是雙方業務的重組,是管理和業務團隊的優化整合,能通過這整合合并,對新極氪帶來更多的協同效應,實現更高的回報。
首先是在市場覆蓋層面,“新極氪”的產品范圍和市場空間會更大。安聰慧表示,目前中國乘用車市場中極氪所在的25萬-50萬的市場占比為18.7%,而領克所在的15萬-35萬的細分市場在整個市場中占比35.3%。通過極氪+領克的組合,新極氪的產品可以覆蓋中國汽車60%左右的細分市場,大幅并且快速提升未來的增長空間。
同時,安聰慧表示實際上整個車市目前混動增長速度更快,在通過收購領克之后極氪可以快速地在混動市場獲得較好的表現。今年1-10月,極氪品牌累計銷量16.8萬輛,同比增長82%;領克品牌累計銷量22.67萬輛,同比增長38%。目前,這兩個品牌已經39萬+的銷量。安聰慧表示,領克+極氪今年會達到50萬輛的規模,未來新極氪的銷量要達到百萬級,成為最快達到年銷百萬的高端新能源車企。“我們希望盡快達到百萬輛,具體的商業計劃還能拿出來。”安聰慧說。有消息說,極氪希望在2026年完成這一目標。
此外,對于雙品牌整合之后會保證怎樣的關系,安聰慧表示:“極氪和領克會保持雙品牌戰略,在市場上保持相對獨立。”
具體來看,極氪定位是主流豪華科技瞄準高端豪華車市場,領克是全球新能源中高端品牌,這兩個品牌在價格和產品上也都是有區隔的,避免領克和極氪市場上產品有沖突,實現市場覆蓋的最大化。在產品方面,極氪聚焦中大級車型,領克主打中小型車。在能源形式方面,領克的小型車主打純電,而中型車主打混動;極氪的中型車主打純電,大型車聚焦混動。
這也意味著目前極氪和領克的產品都會進行重新布局。“在產品的規劃方面不會出現沖突。同時也有清晰的規劃。”安聰慧說。據其介紹明年極氪和領克各有兩款車型,會在不同的細分市場。
02
降本效應明顯
在如何實現協同上,安聰慧表示在具體的融合上,雙方會在團隊上進行整合,其次在渠道上進行統一化。極氪會通過技術下沉,將很多技術應用到領克上,在研發上和采購上會進行標準化梳理。“對未來整個體系化的建立,減少浪費,提升汽車板塊的盈利能力,會有顯著提升。”安聰慧說。
比如在技術方面,在機械、三電、座艙、智駕等多個方面會進行整合,安聰慧表示預計通過2-3年時間,進行聚焦。比如在機械結構上,現在兩個品牌的平臺架構還比較多,未來會進一步降低數量。在電子軟件上面也會統一,其中智駕上未來會全面實現自研,采用統一的技術路線。座艙方面,底座和中間件上保持一致,應用層保持目前的不同,極氪和領克兩者會保持目前車機系統不變。
據安聰慧測算,在研發投入上,預計可以實現10-20%的成本降低。比如,領克極氪現在各自研發投入超過100億,未來每年則可節約20億-40億。而在供應鏈上,通過技術協同可以實現5%-8%的成本降低;在制造上,工廠的利用率可以實現3%-5%提升;對于支持部門,可以實現10%-20%的費用降低。
在渠道建設這塊,也可以實現高度互補。安聰慧說,目前極氪的渠道因為建設時間短,還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未來對三四線城市的覆蓋可以通過領克的協同來迅速完成。由此,在渠道上的投入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不光是極氪領克,極氪和吉利也是有協同效應的,將會在實驗、試制等方面進行協同。
簡單計算,極氪在2024年上半年的銷售、行政和一般費用的支出為45.56億。其中二季度銷售和行政費用 26 億,絕對值上相比上季度 20 億增長約 6 億, 主要由于本季度和 IPO 相關的 SBC 費用確認增加,以及銷售渠道的擴張。如果簡單以45億費用來計算,按照10%-20%的及比例計算,極氪每年大概可以節約10-20億元。因此,在合并之后極氪+領克的年成本至少會超過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