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期,車企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力圖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未來幾年將是汽車行業的關鍵期,能否通過技術創新和長期戰略取得突破,將決定車企的成敗。
01 遠程新能源切入中東與北非市場的背后考量
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各大車企相繼推出新車型,爭相搶占市場份額。然而,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如何站穩腳跟并避免被淘汰,是所有車企需要直面的挑戰。短期逐利或盲目跟風并非長久之策,唯有洞察用戶需求并持續創新,才是突圍之路。
吉利銀河的最新舉措展示了如何應對這些挑戰。11月4日,吉利銀河旗下全新A級電混SUV——吉利銀河星艦7EM-i在上海東方綠舟迎來了全球首秀。11月8日,銀河星艦7EM-i正式開啟預售。這款新車的發布,展示了吉利銀河在技術和戰略上的最新突破。
圖說:吉利銀河星艦7EM-i全球首秀艦體
吉利銀河星艦7EM-i的發布,為中國制造業的技術提升提供了新的注腳。作為吉利新能源汽車的主力車型,星艦7EM-i搭載了全新的雷神EM-I混動系統,采用全球量產最高熱效率46.5%的雷神EM-I超級電混專用發動機平臺,以及集成了E-DHT11合1混動電驅和碳化硅升壓模塊的動力總成。這些創新技術使得該車型具備了虧電油耗低、續航能力強的優勢。
從銷量來看,吉利銀河也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表現。2024年10月,吉利新能源車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環比增長19%,同比增長83%。其中,吉利銀河銷量達63,492輛,同比增長超83%,環比增長超21%。銀河E5的表現尤為亮眼,10月銷量達15,730輛,而10月9日上市的吉利星愿在短短16天內交付量破1萬輛,進一步證明了吉利的市場戰略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吉利正在調整其戰略方向。吉利集團宣布旗下幾何品牌正式并入銀河品牌,標志著吉利從“多品牌策略”轉向“戰略整合”。這一整合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響應效率。
幾何品牌曾定位為高端純電品牌,但近年來銷售表現不盡如人意。內部價格重疊和市場競爭加劇,使得幾何與銀河存在較大沖突。如今,幾何并入銀河,不僅簡化了品牌架構,也使銀河系列產品得到擴展。最新發布的星愿正是幾何并入銀河后的首款車型,填補了銀河在A0級純電市場的空白。
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表示:“幾何并入吉利銀河既為銀河擴充了智能精品小車的產品線,也將吉利銀河領先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應用到這些車型中,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這一整合使得銀河品牌能夠更加專注于主流用戶,進一步提升其在中低端市場的覆蓋力。
02 長期主義:吉利銀河的戰略選擇
吉利銀河在市場中迅速嶄露頭角,但它的目標并非一味追求速度,而是立足于市場未來,堅持長期主義。吉利銀河相信,企業的成功不僅在于短期的銷量和市場份額,更在于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及對品牌價值的持續維護。
吉利銀河始終堅持“價值戰、技術戰、服務戰”,避免陷入單純的價格戰。面對日益同質化的市場,一些車企通過堆疊配置吸引消費者,但這忽視了用戶的真正需求。而吉利銀河強調的是創新和用戶體驗,以滿足實際的用戶需求。
以銀河E8為例,其車身采用高強度鋼和鋁合金,扭轉剛度達41000N·m/deg,確保了車輛的堅固性。此外,雷神EM-i插混專用電池的多級冗余設計,能夠有效避免電池欠壓帶來的動力丟失,提升了車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圖說:吉利銀河星艦7EM-i內飾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長期主義的另一核心要素是智能化。吉利銀河通過“智能吉利2025”戰略,將智能技術深度融入產品,以滿足用戶對智能出行的需求。根據畢馬威發布的《2023年智能座艙白皮書》,到2026年,中國智能座艙市場預計將達到2127億元,反映了用戶對智能化技術的高漲需求。
吉利銀河部分車型搭載了銀河FlymeAuto智能座艙系統,結合吉利星睿智算,實現車機端、手機端、云端的無縫融合,提升用戶的駕乘體驗。此外,星艦7EM-i的“無圖決策”功能也使得油電管理更加高效,百公里油耗降低15%,在智能化的支持下,讓用戶享受到更經濟的駕駛體驗。
在日益成熟的新能源市場中,突破同質化怪圈、從用戶需求出發進行智能升級,是車企的立足之道。吉利銀河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明確的用戶導向以及堅定的長期策略,展示了在激烈市場中的獨特優勢。品牌整合與資源聚焦,將是吉利應對未來挑戰的關鍵所在。長期主義,是吉利銀河在新能源浪潮中贏得未來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