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在正在舉行的2024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上,一些制藥企業負責人介紹了當前很火的人工智能在新藥研制領域的應用情況。有企業表示,人工智能可以讓新藥研發部分環節提速百倍。
不少人可能聽說過,人工智能可以加速新藥研發進程。但具體怎么加速,又能讓新藥研發比以前快多少呢?在本屆大會上,華領醫藥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陳力說,首先,在藥物早期發現過程中,可以運用人工智能手段篩選針對靶點有效的藥物活性分子,加快藥物開發進程。他表示,人工智能可以讓這個過程加速上百倍。
陳力表示:“這幾年,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通過基因序列、蛋白質序列產生蛋白質三維空間模型,即讓靶點實現視覺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靶點上有哪些地方適合藥物分子起作用,加上計算機自動化控制,以及計算機智能化篩選,就為我們發現藥物活性分子加速了上百倍。找出對于靶點有活性的分子,是做創新藥的第一步,而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非常快。 ”
其次,在臨床試驗中,可以結合歷史數據和參數來設計新的臨床試驗,減少臨床試驗的數量,降低人的參與度,這樣一來,不管是患者的安全性還是藥物開發的成功率都有更大的保證。陳力表示,在藥物上市后,也可以結合人類健康遺傳大數據,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精準給藥,精準治療。
陳力說:“利用大數據、基因數據以及機器學習的手段,來幫助我們更好理解一個藥物以及它今后在健康上的作用。最后,我們還可以利用臨床研究數據,利用機器學習的辦法把病人進行分型。根據分型,更好更精準地實行藥物治療。實際上,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計算機在這個藥物研發以及后續應用的過程中,發揮著全過程加速和促進作用。 ”
除了新藥研制、使用,在藥品制造環節,人工智能也開始發揮巨大作用。藥品分為化學藥、生物藥和中成藥三大類。其中,中成藥受產地、質量、加工工藝等多重因素影響,藥效相對容易出現不穩定的現象。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超介紹,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中成藥企業進行質量控制和標準化生產。
趙超表示:“比如我們的一個產品在全國有1500多家質量控制站,這么多質量控制站靠人工很難管控。所以我們用互聯網、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聯合應用進行管控,使指紋圖譜的相似度越來越精準,基本能達到95%以上,這種精準對穩定性的保障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