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是在幾個月里發生的。
在直播電商行業多年的陳辰,去年做起了一位小紅書買手的商務負責人。去年底,她溝通品牌來小紅書開店合作,過程并不順利。一些品牌甚至沒有設置對接小紅書買手的崗位。
但很快,風向變了。今年春節過后,他們突然發現,不少原來猶豫的品牌陸續開始重點布局小紅書,并找到她問“要怎么做?”“能不能合作?”
“大家都想去新的地方找找確定性”。短短半年時間,來小紅書做電商不再是非常規選擇,不少商家最初被買手帶來的數字爆發力所吸引,嗅到生意機會,看中渠道紅利,一點點敲出適合自己的門道。一些商家則是被拉進來的,買手推動,同行吸引,一些人拿到經營結果,更多人就循著路找了過來。
這背后推動的力量是,生態在隨著時間變化。過去兩年,小紅書電商里不斷生長出新的生意錨點。
最初,代表各種生活方式的買手,引入第一批特色的新商家,摘到了果實。隨后涌入的商家,則在這里找到了買手之外,通過店播和主理人經營生意的道路,一條由點及面的經營路徑逐漸形成。
數據不會說謊。剛剛過去的雙11,小紅書官方戰報顯示,活動期間,成交破千萬的商家數量是去年同期的5.4倍,單場破千萬的買手數量是去年同期的3.6倍,單場破百萬的店鋪直播間數量是去年同期的8.5倍。還有一批入駐不到一年的新商家,在小紅書上拿下了破百萬的成交額。
這些成長背后,是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商家、買手奔涌向小紅書電商這片藍海,生態開始走向多樣和豐富。“和去年相比,能夠看到小紅書的生活方式電商更多元了,無論是用戶畫像,還是買手、商家的整體面貌、經營路徑。”小紅書電商運營負責人銀時告訴36氪。
“生態的繁榮和活力有時候更重要。”銀時總結,繁榮活力的背后是成長,在電商的世界,是讓不同的生態角色有清晰的經營路徑,并可以不斷獲取收益。要扎實,也要長久。他稱之為“多樣性的規模化”。
當消費行業無法再依靠同質化供給和低價滿足,滿足個性化需求、供給多樣性產品,是小紅書電商差異化的一種選擇。而隨著電商角色的涌動,小紅書電商生態也正因這種選擇,處在從一片草地,長成熱帶雨林的過程之中。
買手是第一條路:從選擇、銷售到塑造
兩個小時,11個鏈接,30萬銷售額。
四年過去,@Darrrrcy還是能想到這個場景。2020年7月份,她一個人,在客廳桌子上支上手機,開始人生中的第一場直播。講解的產品是她在用的筋膜槍、瑜伽服,2個品牌,11個產品。
相比現在精心布置的直播間、專業的講解,那是一次略顯簡陋、家庭作坊式的試水,效果卻出乎意料。光傭金就拿到了5萬,在小紅書直播賺到了第一桶金,這在當時是一件“新鮮事”。
彼時,小紅書電商尚未推至臺前,更沒有小紅書買手的說法。但“買手”卻成了貫穿了Darcy此后四年的事業。若無意外,每月一場。今年雙11,Darcy躍升為千萬買手,單場賣出超1200萬GMV。
Darcy也成了小紅書電商序幕開啟的見證者。之后的幾年時間,藏在小紅書社區的“人”的價值被翻了出來,生態角色逐漸涌現出來,也為日后小紅書電商的生長埋下伏筆。以Darcy代表的買手是小紅書電商找到的第一個答案。

“買手也是幫助商家經營的抓手,是對核心人群的經營過程。”小紅書電商運營負責人銀時回憶,最早,小紅書電商在推動設計品牌供給時,發現產品內容、價格需要精細的講解,且需要有審美的人去搭配,找到目標用戶群體。買手這條路走通了,類似的品牌就循著路走到小紅書電商。
在Darcy所處的潮流運動戶外領域更是這樣。大眾生活方式的變化,也促進了一批品牌的生長,尤其是在小紅書上,各類戶外、潮流運動不斷風行。Darcy親歷了小紅書電商商家逐漸豐富的過程。
早期,沒有足夠多的品牌,Darcy就自己跑去商家辦公室,把想要推薦的運動戶外品牌談進來合作直播。從最初只能和經銷商合作,到阿迪達斯、迪桑特、HOKA等各種潮流運動品牌,再到一批國潮品牌、原創設計品牌紛紛都在小紅書開了店。Darcy現在光是選品,就要花掉不少的時間。被淘汰的產品有時在工作室里“堆成小山”。
服飾品牌商家基本“2、3年一換”,競爭激烈。品牌商家看重小紅書買手,是他們承擔了super user的作用——推火一個品牌、挖出爆款、打造新品。
北面母公司威富集團旗下有一個名叫kipling的背包品牌,找到Darcy時,品牌在中國市場式微,對方表示“實在沒轍了”,將預算押在她身上。
Darcy在一堆包里選出了名叫“妙齡粉紫”的那款,并做了巧思穿搭,克羅心的黑色衛衣,緊身喇叭牛仔褲,粉色帽子,背上撞色包來了一場高鐵旅游,將其放到生活場景中去講使用與搭配的價值——意外灑上咖啡卻容易擦的實用性。在她的買手直播間賣爆后,這款包全渠道斷了貨,那段時間“代購都買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