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級旗艦車應該是什么樣?各家自主車企都將這個答案冠以“9”的名號。風云A9L也一樣,作為奇瑞旗下的旗艦級轎車,網上不少人試過之后表示“用十幾萬的價格買到56E的質感”,加上24小時訂單突破5萬臺的戰績,足以讓人想要一探究竟。
01
靜態體驗
我們之前試過不少風云序列的車型,但它們大部分即便是新能源定位,整體設計還是更偏向油車風格,大嘴是少不了的。風云A9L的不同就在于,前臉的新能源感非常足。
封閉式前格柵搭配貫穿式燈組,科技感很強。同時,風云A9L還對前保險杠上的輔助進氣口造型進行了改動。不少人喜歡將這臺車跟星紀元ES做比較,但在我看來它的整體風格比起星紀元ES會更儒雅、高級。再搭配上前機蓋的隆起,妥妥的肌肉+西裝組合。
大尺寸也是旗艦級轎車少不了的,5018mm車長、3000mm軸距、1965mm車寬,車身數據已經非常接近“532”,也足足比同價位選手大了一圈。所以視覺效果上風云A9L的氣場非常強大。
側面整體輪廓保持著標準的三廂車比例,個人認為這樣會更符合高端轎車的豪華感,溜背式造型確實會更加運動,但少了標準三廂車的一份沉穩。門把手為半隱藏式,兼顧實用與好看。
尾部是這臺車最有“奇瑞味”的部分,整體車尾設計跟星紀元ES其實有點相像,不同點在于,風云A9L鍍鉻飾條面積更大,所以風格上會更行政。同時,兩級調節的電動尾翼又給這臺車加上了一點性能車的氣質。
內飾也很有星紀元ES的味道,但從細節做工上還是能看出差別,并且這臺車的內飾豪華感并不是一味依靠鍍鉻飾條,而是通過不同材質的皮質營造。不過,盡管皮質包裹的面積不小、質感也不差,但在門板下方、副駕手套箱部分依然用的是硬質塑料,這讓整體氛圍感略打折扣。
中控臺的布局同樣跟星紀元ES保持一致,15.6英寸中控屏幕搭配10.25英寸液晶儀表屏。既然是旗艦級轎車,車機芯片也來到了8255,跟市面上更常見的8295比起來,雖然聽起來數字小了點,勝在這是一顆比8295在功能安全性更高的車規級芯片。
車機內部會有一個安全島的功能,即使車機死機也可以快速切換到另外一個系統,保證車機隨時隨地都可以正常使用。
作為旗艦轎車,后排一定不能拉垮。3000mm的軸距帶來的是寬敞的腿部空間。而感受最好的我覺得是頭部空間。前面提到,風云A9L沒有采用了溜背造型,加上頭頂挖空,以我170cm的身高坐在后排,頭部依舊有一拳以上的余量。
并且,天窗遮陽簾采用了對開的方式,這樣布局的巧妙之處在于,遮陽簾卷軸被放在了車輛中間,不會占用前后排乘員的頭部空間另外后排乘客可以單獨控制后段遮陽簾的開合,更有儀式感。
這臺車的內部還有一個噱頭就是“邁巴赫同款雙銜縫座椅”,體驗過后,前排座椅質感確實在線,填充足夠厚實、座椅尺寸足夠寬大。相較之下,后排座椅在柔軟度和包裹感方面不如前排,雖然舒適度、承托力依舊在線,但能稱得上“邁巴赫同款”的,我認為只有前排兩個座椅。
02
動態感受
這次我們拿到的試駕車型是頂配的四驅版,電機總功率達355kW,總扭矩為634N·m。電池選用容量為33.68kWh的磷酸鐵鋰電池。前后電機+大電池+1.5T發動機的組合,所帶來的行駛感受是輕快、線性、平穩。
日常行駛中,要超車、并線加速,都只需要一半不到的油門即可完成。所以在這幾天的試駕過程中,我基本用不著深踩油門,整車輕盈得都不像一臺C級車。
日常使用我會比較喜歡舒適模式,動力來得更加線性,后勁也足。但車輛本身還帶有“風云GT模式”,切換到這個模式后,整車會稍微頓挫一下,像是要提醒你它已進入滿血狀態,有幾分蓄勢待發的感覺。該模式下油門反應就更加激進,動力隨叫隨到,頗有豪華旗艦車的氣勢感。
不過,不管是哪種駕駛模式下,這臺車呈現出來的脾氣都偏溫和的,并不會有非常躁動的感覺,即使動力強勁、后勁十足,但體現在腳下的更多還是徐徐圖之的感受,這一點倒很契合它旗艦轎車的身份。
另外,四驅版車型帶有前6活塞卡鉗,所以整體剎車力度屬于線性但偏重的風格,力度會比較強一些。不管是初段還是高速重剎,腳感都十分密實緊湊。這點也說明奇瑞是很懂車的,更大的動力自然需要匹配更強的剎車。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風云A9L這臺車調校十分協調,從動力、剎車基本都往舒適的方向走就可以看出來,底盤質感也一樣。整車行駛質感非常厚重,同時偏向舒適性調校。尤其是在舒適模式下,底盤會有明顯的漂浮感,路面的小起伏、小坑洼基本都能熨平。如果是高速狀態下的大拋跳或是中等程度的沖擊,基本也只是扎實的晃悠幾下通過。
切換到運動模式后,整體感受會更緊繃一些,應對沖擊時的處理會稍硬一些。但還是跟動力感受類似,不管在哪個模式下,整體都是偏向舒適的。懸架采用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結構,并且使用了不少鋁合金材質,所以,即使這是一臺車重2.2噸的車,配上雙電機,雖不至于輕盈,但是不會覺得開起來很笨重,有點德系大車的穩重和靈巧。
整體來看,這臺車帶給我的感受其實更像是一臺順滑的油車,輕盈、順暢,同時坐姿也低,偏向舒適的調校又能帶來沉穩的感受。作為一臺C級旗艦來說,駕駛感受足以匹配它的身份。
03
選購建議
這臺車目前已經是上市狀態,指導價14.99-20.79萬元、超級置換價13.99-19.79萬元。簡單說一說推薦配置。
雖然這次體驗的是頂配,但我認為中間兩個配置——也就是260超長續航尊貴版和260伯牙奢享版,會更適合家用。相比起頂配四驅版,這兩個版本沒有四驅系統,少了一個后電機,沒有前6活塞卡鉗和可變阻尼懸架、二排座椅加熱。
對于少的這幾個配置我們我們一個個來分析。首先,前篇我已經用不少文字來闡述這臺車整體風格更偏舒適,所以,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運動感的四驅系統對于這臺車的意義其實沒有那么大;其次,頂配版本4.9s的零百加速確實夠強,但是單電機版的7.9s的零百加速也足夠日常使用,并且本身以電為主的插混車動力響應更快,日常行駛工況都可以滿足。
另外,誠如我們前文所說,動力剎車要匹配,所以即便沒有6活塞卡鉗,但制動性能也一定是勝任兩驅版車型的,這是我覺得風云A9L在配置分配上最合理的一個點。至于可變阻尼懸架、二排座椅加熱這兩個配置,一定程度上都屬于舒適性配置的范疇,在預算不夠或者是在以夠用為目的的購買前提下,是可以作為舍棄項的。
此外兩個中配版本的CLTC純電續航是260km,更加適合城市通勤使用;并且因為少了一個后電機,整體車重相對較輕,能耗方面也有一定裨益。不管在車價還是使用成本上都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那在這兩個配置版本中間,如果想要更好的音質體驗(23揚聲器)、更大的輪轂選擇(選裝20寸輪轂),那就選伯牙奢享版。而如果要更極致的性價比,那就選超長續航尊貴版。
04
駕仕總結
在新能源中大型轎車市場,已經有星耀8和漢DM-i珠玉在前了。在拿到風云A9L的試駕車之前,我是為它的競爭力捏了把汗的。試駕過后倒是打消了我的疑慮,相比競品車型,它的尺寸、空間、續航都占有優勢,價格方面也給出誠意。稱一句“后生可畏”我想并不過分。
文末我想略帶私心地感慨一番:油車時代的中大型轎車幾乎可以跟豪華劃等號,而如今我們可以用曾經只能購買A級B級車的價格,買到空間寬敞、座椅舒適、配置豐富、動力強勁的C級車。作為新能源時代的受益者,期待有更多像奇瑞風云A9L這樣的集大成者出現。